您好:欢迎来到桔洲堂医药! |注册
返回上页 > 桔洲堂医药首页 >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温馨提示:部分商品包装更换频繁,如货品与图片不一致,请以收到的商品实物为准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会 员 价:
登录可见
库存数量:
无库存
商品规格:
20mg*7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J20181233
件 装 量:
120
中 包 装:
1
生产企业:
AstraZeneca AB(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
国 家 码:
是否集采:
购买数量:
- +

本类热销商品

  • 维生素C片
    维生素C片
    成交量:80840
    会员价:登录可见
  •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
    成交量:53217
    会员价:登录可见
  •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成交量:50750
    会员价:登录可见
  • 感冒清片
    感冒清片
    成交量:46599
    会员价:登录可见
  •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成交量:41329
    会员价:登录可见
  • 商品编号:SPH00052067
  • 商品规格:20mg*7片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181233
  • 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英文名称: Omeprazole Magnes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商品名称: 洛赛克MUPS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镁。

其化学名称为:双-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 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 H-苯并咪唑镁

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C34H36N6MgO6S2

分子量:713.21

【适应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糜烂;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亦用于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治疗;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烧心感和反流的对症治疗;溃疡样症状的对症治疗及酸相关性消化不良;用于卓-艾氏综合征的治疗。

【用法用量】

必须整片吞服,至少用半杯液体送服。药片不可咀嚼或压碎,可将其分散于水或微酸液体中(如: 果汁),分散液必须在 30 min 内服用。
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通常溃疡可在二周内治愈。如果初始疗程疗效不肯定,应再治疗二周。对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用 40 mg,一日一次,通常四周内可治愈。对复发患者,可重复予以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三联疗法:本品 20 mg,阿莫西林 1000 mg 和克拉霉素 500 mg,均为一日 2 次,持续一周。或本品 20 mg,克拉霉素 250 mg 和甲硝唑 400 mg,均为一日 2 次,持续一周。
二联疗法:本品 40 mg,一日一次,和克拉霉素 500 mg,一日 3 次,持续二周。或本品 20 mg,阿莫西林 750-1000 mg,均为一日 2 次,持续二周。为确保治愈,可参考十二指肠溃疡的推荐剂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糜烂,同时用或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剂量为 20 mg,一日一次。通常四周内可治愈,若初始疗程疗效不肯定,应再治疗四周。
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正常剂量为 20 mg,一日一次。
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剂量可依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疗效呈剂量依赖性。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一些患者每日 10 mg 可能已足够;若该剂量无效,可增至 40 mg。
胃溃疡: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通常四周内可治愈。若初始疗程未完全治愈,应再治疗四周。其它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患者,可给予本品 40 mg,一日一次,通常八周内可治愈。复发的病例,可反复治疗。
胃溃疡的长期治疗,本品 20 mg,一日一次。若治疗失败,剂量可增至 40 mg,一日一次。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胃溃疡或胃黏膜糜烂,同时用或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剂量为 20 mg,一日一次。通常四周内可治愈,若初始疗程疗效不肯定,应再治疗四周。
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常用剂量为 20 mg,一日一次。
反流性食管炎:剂量可依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通常四周内可治愈,若初始疗程疗效不肯定,应再治疗四周。其它治疗无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给予本品 40 mg,一日一次,通常八周内可治愈。一旦复发,应重复治疗。
慢性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治疗,剂量可依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疗效呈剂量依赖性。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一些患者每日 10 mg 可能足够;若该剂量无效,可增至 40 mg,一日一次。
胃食管反流病的对症治疗: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一些患者每日 10 mg 可能已足够;如果每天 20 mg 治疗二至四周仍未能控制症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溃疡样症状的治疗:本品常用剂量 20 mg,一日一次。一些患者每日 10 mg 可能已足够。如果每天 20 mg 治疗二至四周仍未能控制症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酸相关性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伴有或不伴有烧心症状的患者症状的减轻,推荐剂量为本品 20 mg,一日一次。一些患者每日 10 mg 可能已足够,所以 10 mg 可作为起始剂量。如果每天 20 mg 治疗四周,仍未能控制症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卓-艾氏综合征:推荐的起始剂量是本品 60 mg,一日一次。然后剂量应个体化调整,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疗程。90% 以上的患者每天 20~120 mg 可控制症状,如果每天需要量超过 80 mg,应分两次服用。
肝功能损害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每日用量不超过 20 mg。
肾功能损害者: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用奥美拉唑的非肠道给药剂型,见洛赛克针剂或粉针剂 40 mg 的说明书。

【禁忌】

1. 已知对奥美拉唑、其他苯并咪唑类或本品中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禁用。超敏反应可能包括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间质性肾炎和荨麻疹。

2. 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一样,奥美拉唑不应与奈非那韦合用。

【注意事项】

1. 胃恶性肿瘤
当怀疑或者确诊胃溃疡, 出现报警症状(如无意识的明显消瘦、反复呕吐、吞咽困难、呕血或者黑便)时, 应先排除恶性肿瘤, 因为治疗可能会掩盖症状进而导致延误诊断。
2. 萎缩性胃炎
长期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胃体病理活检时偶见萎缩性胃炎。
3. 急性间质性肾炎
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包括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能发生在 PPI 治疗期间任何时候,通常由特发性超敏反应造成。如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应停用本品(见【禁忌】)。
4. 氰钴胺(维生素 B12)缺乏
长期(例如超过 3 年)每日接受抑酸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胃酸过低或胃酸缺乏继而引起维生素 B 吸收不良。有罕见的抑酸治疗引起氰钴胺缺乏的文献报告。如果观察到氰钴胺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则应考虑该诊断。
5.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
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PPI 治疗可能会增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的风险,尤其是住院患者。如果腹泻不改善,应考虑该诊断(见【不良反应】)。
患者应根据医疗情况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 PPI 治疗。
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有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的病例报告。欲了解与本品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相关药品说明书。
6. 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
应避免本品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其活性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奥美拉唑等药物联合用药时,后者抑制 CYP2C19 活性,可影响氯吡格雷代谢为活性代谢产物。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 80 mg 奥美拉唑可降低氯吡格雷的药理活性,即使两者相隔 12 小时给药。当使用本品时,应考虑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见【药物相互作用】)。
7. 骨折
多项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PPI 治疗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髋骨、腕骨或脊柱)的风险。接受高剂量(定义为每日多次给药)和长期(1 年或更久)PPI 治疗的患者,骨折风险增加。患者应根据医疗情况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 PPI 治疗。对于有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风险的患者,应根据相关治疗指南处理。
8. 低镁血症
在接受 PPI 治疗至少 3 个月(绝大多数治疗 1 年后)的患者中,罕见无症状和有症状的低镁血症病例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手足抽搐,心律失常和癫痫发作。对于大多数患者,纠正低镁血症需补镁并停用 PPI。
预期需延长 PPI 治疗或有合并用药如地高辛或可能导致低镁血症的药物(如利尿剂),需要考虑定期监测血镁浓度。
9. 合用圣约翰草或利福平
诱导 CYP2C19 或 CYP3A4 的药物(如圣约翰草或利福平)可显著降低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应避免本品与圣约翰草或利福平合用。
10. 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性检查的相互作用
血清嗜铬粒蛋白 A(CgA)水平会因药物导致的胃酸降低而继发升高。CgA 水平升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性检查出现假阳性。医疗人员在评估血 CgA 水平前应暂停使用奥美拉唑至少 14 天,若初始检测 CgA 水平升高,应考虑复查该指标。由于不同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存在差异,如需进行一系列检查(如,监测),应在同一实验室中进行。
11. 合并使用甲氨蝶呤
文献提示,PPI 和甲氨蝶呤(主要是高剂量,参见甲氨蝶呤说明书)合并使用可能会增加甲氨蝶呤和/或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并延长其持续时间,可能导致甲氨蝶呤中毒。
部分患者在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时需考虑暂停使用 PPI(见【药物相互作用】)

12.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仅有非常少数的几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与质子泵抑制剂有关联。如果皮损发生,特别是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且伴随关节痛,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专业的医疗人员须考虑停止服用洛赛克。曾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且经过治疗后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再次服用其他 PPI,可能会增加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风险。
13. 本品含蔗糖,果糖不耐受、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或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等罕见遗传疾病的患者不应服用本品。
14.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感染风险轻微升高,如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感染。
15. 对于长期服用本品的患者,特别是使用 1 年以上者,应定期进行监测。
16. 长期反复出现消化不良和烧心症状的患者应定期就诊。
17. 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咨询医生:
· 既往患有胃溃疡或胃肠道手术史
· 因消化不良或烧心连续治疗 4 周以上
· 患有黄疸或重度肝病
· 年龄在 55 岁以上且出现新的或最近有症状变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未在孕妇中开展充分且良好对照的研究。现有流行病学数据未能证明在妊娠早期使用奥美拉唑时,重大先天性畸形或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由于在大鼠研究中观察到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对发育中的骨骼具有影响,因此只有对胎儿的潜在获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应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
奥美拉唑可被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慎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奥/美拉唑 Ames 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大鼠肝脏 DNA 损伤试验结果阴性,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2 次小鼠微核试验中的 1 次和在体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为阳性。
生殖毒性:
大鼠经口给予奥美拉唑 138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其生育力和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异常。
妊娠大鼠经口给予奥美拉唑 138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妊娠家兔经口给予 69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未发现奥美拉唑具有潜-在致畸作用。
家兔给予奥美拉唑 6.9-69.1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34 倍),可见剂量依赖性的胚胎死亡、吸收胎和流产率升高。
亲代大鼠给予奥美拉唑 13.8-138.0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34 倍),子代可见剂量依赖性的胚胎/胎仔毒性和出生后发育毒性。
致癌性:
大鼠两项 2 年致癌性试验中,奥美拉唑剂量为 1.7、3.4、13.8、44.0 和 140.8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0.4-34 倍),雄性与雌性动物中均剂量依赖性出现胃肠嗜铬样(ECL)细胞类癌;其中雌性动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雄性动物,雌性动物中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高于雄性动物。胃类癌在未给药动物中很少出现,而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给药组中均出现 ECL 细胞增生。
另一项试验中,雌性大鼠连续 1 年给予奥美拉唑 13.8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之后停药 1 年,未见类癌产生。但大·鼠给药 1 年时,出现与药物相关的 ECL 细胞增生(给药组 94%,对照组 10%),第二年时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缩小,但给药组 ECL 细胞增生的发生率仍较高(46%/26%)。1 只大鼠(2%)出现胃腺癌,而在给药 2 年时雄性与雌性大鼠中均未见发生。从历史资料来看,该种属大鼠无发生类似肿瘤的记载,由于仅出现一例,其意义难以判断。在一项 SD 大鼠 52 周毒性试验中,奥美拉唑剂量为 0.4、2、16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0.1-3.9 倍),少量雄性动物脑星形细胞瘤,而雌性动物中未见发生。在 SD 大鼠 2 年致癌性试验中,最高剂量 140.8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下雄性动物与雌性动物中均未见星形细胞瘤。
奥美拉唑小鼠 78 周致癌性试验中,未见肿瘤发生率增加,但该试验结果不明确。p53( + /-)转基因小鼠 26 周致癌性试验结果阴性。
幼年动物试验:
幼年大鼠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剂量为 70-280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17-68 倍),从出生后第 7 天至 35 天连续给药 28 天,恢复期 14 天。结果可见,最高剂量组死亡动物数量增加。此外,140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口服剂量 40 mg 的 34 倍)及更高剂量下,可见动物体重及体重增量降低,股骨重量减轻和长度缩短,并影响总体生长。
埃索美拉唑锶在等摩尔剂量下进行上述试验,可见类似结果。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奥/美拉唑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 H + -K + ATP 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使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奥美拉唑在血浆内迅速消除后,至少可在胃粘膜内存在 24 小时。奥美拉^唑对胆碱和组胺 H2受体无拮抗作用。
微生物学
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二联用药,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三联用药,体外试验以及临床上对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株有效。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奥美/拉唑在小肠吸收,通常在 3-6 小时内被完全吸收。反复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约为 60%。同时摄入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无影响。奥美拉唑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95%,表观分布容积为 0.3L/kg。
代谢
奥美拉唑主要是在肝内完全代谢,主要经 CYP2C19 和 CYP3A4 酶催化代谢。其代谢产物是砜、硫化物及羟基奥美^拉唑,这些产物对胃酸分泌无明显作用。总血浆清除率为 0.3-0.6L/min。奥美拉唑可抑制 CYP2C19 对其自身的催化代谢作用,因此,多剂量治疗时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比单剂量增加约 50%。
排泄
奥美拉唑-多剂量给药后的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 40 min(30-90 min)。大约 80% 的代谢物从尿中排出,其余从粪便排出。
患者因素
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在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无明显改变,在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升高,但这些患者的清除率都明显下降。

【是否OTC】

【核准日期】

2008-05-11

【修改日期】

2021-12-2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证书号: (川)-非经营性-2017-0029 ICP备案: 蜀ICP备16015360号-1
桔洲堂医药
本公司网站不得发布未经国家批准的药品广告信息。
Copyright www.sjjztw.com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不从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的交易。
技术支持:智联科创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捷工具箱